发布时间:2022/12/7 19:43:28
雷公山的冬季,峰峦重叠,好看的黄红色点缀其间,沿着巴拉河驱车前行,台盘村几乎是一下子出现在320国道边。今年夏天,火热的“村BA”给这座宁静的小山村带来了50万游客。区位优势被认为是台盘“村BA”能够聚拢众多观众,产生巨大流量的重要原因——这里距离台江县城仅20分钟,距离凯里18分钟,可北上镇远,南下雷山,交通十分便利。
根据高铁乘务员招聘官网查询,从曾经的盘山公路到如今的逢山穿隧、遇谷架桥、行走云端,交通一直都是山地贵州的鲜明特色。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近年来,贵州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硬化路”,民航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高铁里程达1586公里,使得“快行慢游”成为可能。同时,密织的交通网络、良好的生态、美好的环境催生出大量“车窗风景”,交通和旅游的不断融合发展,让贵州的“车窗风景”成为独特的旅游产品。
路桥密织贵州山水间。李长华 摄
车窗外时时更新的“动态壁纸”
初冬时节,驱车进入仁怀市茅台镇,阵阵酒香扑鼻而来。在刚刚过去的酒博会上,贵州推出5条酒旅融合精品线路以及10大酒旅融合景区,茅台镇作为其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不少转道而来想要一探究竟的客商。
“十年前,来过一次茅台镇,感觉交通不便。如今,工作之余还可以顺道去赤水看世界自然遗产,住网红民宿。”这名客商口中的交通之变源于近年来先后通车的仁赤高速以及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前者作为蓉遵高速黔川界至仁怀段的高速公路,全长163公里,连接仁怀、习水、赤水三地,使得人们从贵阳到成都不再绕行重庆,只需7个小时。据赤水旅发公司负责人杨均回忆,“蓉遵高速全线通车的那个黄金周,景区游客的增长率达到了550%。”
而后者沿着赤水河谷蜿蜒而下,以公路为轴线,辐射周边208平方公里的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已形成茅台国酒文化、土城红色文化、赤水康养娱乐三大功能区,衍生出河谷骑行、房车露营、红色团建、生态教育、主题娱乐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
用交通串起散落在山间的景区景点、风物风情,高效接驳文旅资源,带动沿线产业发展。
在铜仁,一条总里程156.93公里的梵净山环线连接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自治县的11个乡镇、53个行政村、223个村民组,“圈”出了以梵净山为龙头的黔东旅游经济圈。
在安顺,黄果树石头寨长5.6公里、宽5.5米的美丽农村路,将黄果树旅游区南部片区的6个村寨与景区相串联,激活了当地乡村生态观光游,形成美丽农村路的经济示范走廊。
贵黄高速。邓望庐 摄
而“中午去贵阳吃丝娃娃,晚上游成都尝担担面”,是成贵高铁开通后,川黔人民新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因沿线24个车站穿越26个5A级景区、300多个4A级景区,又被称为“旅游高铁”,是另一种风情的多彩贵州之约。
看山看水看路和桥
交通之于贵州的意义不仅限于“快行慢游”。
92.5%的山地和丘陵,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得道路本身就是风景,也改变了游客看贵州的视角。
“贵州的桥真的是大手笔!”不久前,新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上海《生活周刊》主编陈仓站在坝陵河大桥的腹中连连赞叹。他此前造访过很多世界级的摩天大楼,但这样近距离地接触超级大桥,却是第一次。
打卡坝陵河大桥是众多游客难忘的体验。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身边是起伏的云海,头顶上时不时有车辆开过带来的震动,从桥身可以远眺坝陵河两岸的峡谷风光与村舍。如果运气好的话,有黄果树6倍高的滴水潭瀑布将现身眼前。超级大桥所带来的全新视角和生命体验,给陈仓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新奇。对于初次造访贵州的他来说,这里的超级大桥就是下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在黔南,拥有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的平塘特大桥,因其轻灵、曼妙的桥梁造型,被誉为“天空之桥”。
俯瞰天空之桥及服务区。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你不能错过早上7点和晚上8点的‘天空之桥’。”据天空之桥服务区区长罗池浩介绍,这里一年有300余天清晨可以看到云海,三座桥塔在云海间遗世独立,宛如人间仙境;随着夜幕降临,群山深处又是一片寂静星际。对此,天空之桥服务区打破传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思维局限,在保证交通运输基础服务功能的前提下,拓展旅游服务功能,这不但成为了平塘特大桥的最佳观光点,还“一站式”提供山水生态、休闲娱乐、露营补给、高桥研学等特色旅游项目。
据悉,天空之桥服务区距离“中国天眼”仅半个小时车程,近可联动周边牙舟、天坑、甲茶、掌布等文化旅游资源,远可串联兴义马岭河大峡谷、荔波大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等知名旅游景点。凭借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与独树一帜的设计理念,天空之桥服务区先后获得“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高速公路旅游特色服务区”等称号。
多彩民俗绘出新画卷
苗年完了是侗年,用120码的速度,你可以饱览更多元的多彩民俗。丹寨万达小镇于2017年建成,通过发挥旅游的“流量”优势,吸引游客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增强对非遗的体悟和热爱。
2021年,丹寨万达小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今年9月,又与冬奥会开闭幕式、冰墩墩等一同入选由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席会议主办的2021“十大年度国家IP”。
在荔波瑶山古寨,黎宪锋的“瑶族写生部落”进入了第7个年头。在黎宪锋看来,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民族文化,打造艺术写生基地,即使在旅游淡季也能为古寨带来稳定客流。2018年以来,“瑶族写生部落”已与国内120余所高校达成合作。
位于荔波世界自然遗产缓冲区的瑶山古寨是白裤瑶族的主要聚集地,保留着大量的远古遗风,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与5公里外大小七孔景区的纯自然风光相互补充。如何探索自身文化旅游发展之路,2015年瑶山开始了对古寨传统村落风貌的修复和升级。
2020年,瑶山古寨成为国家4A级景区。2021年,在福建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瑶山非遗文化扶贫”作为成功案例向世界展示和推介。
山奇水秀、气候宜人、多民族共居,在今天的贵州大地,当代文明与古老生活交织出现,文化对“时间”所展现出的不妥协,成为贵州旅游吸引世人目光的魅力所在。近年来,贵州旅游着力打造“双一流”目的地,推动“中国温泉省”“山地索道省”“山地桥梁省”建设,做大“流光溢彩夜贵州”品牌体系,规划提升和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2019年,贵州发布了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扎实推进首批23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通过体验游、研学游、村寨游等“非遗+旅游”模式,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诗和远方”的融合,使得全省旅游市场主体达30万户,4A级以上景区增至142个,其中5A级景区由2012年的2个增至9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达到37个。民宿经济逆势上扬发展迅速,全省民宿客栈三年总量增长近5倍,约1.5万家。贵州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12年的21401.18万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6.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860.16亿元增长到6642.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