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重现 风笛声伴客流升

发布时间:2020/7/24 9:48:44

——2020年上半年铁路客运回眸
 

近日,一列由北京南开往天津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天津市区铁路线上行驶。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宝森 摄

 


制图 尹 力

 

  端午之夜,位于中原古都洛阳的洛邑古城灯光绚丽,光影流动。许多游客都是搭乘“古都夜八点”号高铁列车来这里观光消遣的。璀璨的夜色下,人们三五成群赏美景、尝美食,感受重现活力的“夜经济”。

  

  6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日均达553万人次,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2月这项数据仅为128.4万人次。客流回升的背后,是铁路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责任担当。今年以来,铁路客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五个确保、五个见实效”目标任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重点工作推进,确保了客运安全平稳有序和站车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

  

  直面挑战、风雨无阻,铁路人迅速有力的行动仿佛一束束温暖的光,照进旅客心田。

  

  精准实施疫情防控,一路守护旅客平安

  

  6月29日,去天津出差的王先生早早来到北京南站候车。他发现,铁路工作人员会定时对候车区座椅、自动售票机等进行擦拭、消毒,站车广播也在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顿时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铁路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绝不让疫情通过铁路蔓延和传播,是铁路人的庄严承诺。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客运系统毫不松懈地抓好站车疫情防控,在进出站、候乘车各环节全面实行体温监测、分散候车、离散就座、途中抽检、设置隔离席、发热旅客下交等措施,加强旅客乘车全过程防控。他们按照各地防控工作要求,采取关闭有关车站出站通道、调整列车开行、免费退票等措施,减少人员流动;加强大数据分析排查,依规开展信息协查,实施乘车人手机号码核验,累计核验乘车人信息1.02亿人次;有序转运北京入境人员和离鄂返京人员,组织开展出京人员查验工作……一道道严密防线,构筑起旅客安全出行的铜墙铁壁。

  

  “我们公司生产防护服,我想尽早回去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2月16日,今年全国首趟定制务工人员专列从贵阳北站开出,在杭州从事服装生产的高成旭和几名老乡迫不及待地踏上“满载希望的列车”。

  

  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用工企业开行定制务工人员专列,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具体行动。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复工返岗运输,了解复工复产安排和务工人员出行需求,做到按需开车;灵活制订运输方案,实行“点对点”运输;为务工人员办理团体车票业务,在安检、进出站、验票、候车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自2月16日以来,铁路上半年共组织开行务工人员专列401列、包车厢1531辆,“点对点”运送务工人员45.3万人次。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始终不变。铁路部门先后多次调整退票政策,优化退票流程,实现现金购买电子客票线上办理退票。截至6月30日,铁路部门今年累计免费办理退票1.66亿张;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通过行李车、动车组列车运送防疫物资7554批次、4502.1吨,运送医务及救援人员458批次、13932人次。

  

  上半年,铁路客运系统扎实开展客运安全生产大检查,全方位筑牢全国两会期间铁路安保防线,做好关键区段客车运行调整及不良天气应急处置,确保了客运安全平稳有序。

  

  铁路客流企稳回升,乘风奔向幸福生活

  

  6月25日,深圳北开往长沙南的G9960次列车上粽叶飘香,长沙客运段工作人员正在为旅客发放精心准备的粽子。有旅客打趣地说:“列车上的人可比五一假期时候增加了不少,我们又找回了以前的感觉!”

  

  端午小长假客流最高峰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53.2万人次,较五一假期客流高峰日增加23.4万人次,创今年春节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数据显示,6月,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较上月增加47万人次、增长9.4%;全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较上月增加422列,运力安排增长了6.6%。这一串数字,是铁路客流企稳回升的有力证明。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积极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根据客流情况,实施灵活的差异化客运能力供给,实现有流开车、应开尽开。客流低谷期,铁路及时调整运力安排,每日保留客座能力约200万个席位,节约了开行成本;抓住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增运契机,精准分析客流,动态调整运力,客运量保持了环比持续回升的良好势头。

  

  五一假期,家住乌鲁木齐的王秀琴大姐一家登上今年首趟“坐着火车游新疆·油画塔城”旅游专列,到塔城玩了两天三晚。回来后,他们意犹未尽,打算今后再坐旅游专列游喀纳斯。

  

  旅游消费市场的回暖,为客流增长创造了条件。铁路部门密切关注各地旅游政策变化,开辟精品线路,在近郊游、省内游等需求集中方向安排充足的短途运能,在旅游热门方向加开动车组列车,对接市场需求,提升服务品质。

  

  “环西部火车游”是丝绸之路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依靠旅游列车,西部的壮美景色走出深闺。如今,“环西部火车游”已开进“三区三州”重点贫困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随着铁路网而汇聚。

  

  旅游列车不仅带旅客感受了诗和远方,“铁路+旅游+扶贫”的模式,更为“诗和远方”赋予了新内涵。

  

  3月23日起,广珠城际等25条城际铁路陆续实行票价打折优惠,最大折扣幅度5.5折,既满足了城际间上班族短途出行的需求,又鼓励了“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铁路部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灵活折扣的差异化票价体系、不断提升城际列车服务品质的务实之举,受到沿线百姓的称赞。

  

  复兴号有速度的优势,慢火车有相伴始终的情怀。疫情期间,运行在贫困山区的慢火车不仅没有停运,还跑出了脱贫攻坚的“加速度”。铁路部门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在贫困和不通铁路的地区建立无轨站,把慢火车、无轨站打造成流动便民的“乡村农贸市场”,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出行条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电子客票走进普铁,一证通行畅快无忧

  

  “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往返于西宁和兰州之间。今天刷身份证,我感觉过闸机就是不到2秒钟的事儿。”6月20日11时30分,家住西宁、准备乘坐K176次列车前往兰州的杨先生高兴地说。

  

  端午小长假期间,乘坐太原至灵丘8818/8817次火车的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小董享受了一把“一证通行”带来的畅快体验。她开心地说:“刷身份证直接进站,我再也不用推着行李箱跑来跑去取票了。”

  

  杨先生和小董这种畅快的出行体验,源自电子客票在普速铁路的顺利应用实施。

  

  推行电子客票是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客运提质计划的有力举措,是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持续提升旅客出行满意度的重要成果。电子客票2018年11月在海南环岛高铁开始试点,2019年7月扩大至上海至南京、成都至重庆、广州至珠海(湛江西)、昆明至大理至丽江4条高铁城际铁路试点。2019年四季度后,电子客票在全国高铁和城际线路大面积推进实施。今年4月29日,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铁全线实施电子客票,内地高铁和城际铁路实现了电子客票全覆盖。电子客票的推广,经历了春运、暑运、小长假、黄金周客流高峰等各时期、各线路、各地域、各场景的应用考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旅客体验良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

  

  普速铁路旅客运输是铁路客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目前普速铁路年旅客发送量约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内地高铁和城际铁路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后,铁路部门随即着手普速铁路实施电子客票的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工作。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筹备,6月20日凌晨,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系统一次性整体切换成功,覆盖京广、京沪、京九、陇海等普速铁路干线和运输繁忙线路,共涉及1300多个车站。普速铁路电子客票推广实施后,全路共计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惠及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

  

  闸机检票速度大大提高、检票平均速度由每人3.8秒缩短至每人1.3秒,电子客票从高铁一路走向普速铁路,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一证通行”的便利。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客票在自助退改签、旅客无接触进出站、网上办理返岗务工团体票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显现。截至7月6日,全路累计发售电子客票10.8亿张。

  

  2020年上半程,受疫情影响,全路旅客发送量同比下降了53.9%,但是在安全服务和疫情防控方面,铁路客运交出了合格答卷,下半程也在暑运中悄悄拉开大幕。一批新线开通运营,多地增开旅游列车,相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铁路客运定能从容“应考”,跑出更加优异的成绩。